小种子奇遇记 南京市汇通路小学 “我与种子共成长” 劳动-科学融合活动结出 "教育硕果"

发布时间: 2025/6/11 15:44:16 230次浏览 作者: 徐英利

一、春之播种:当科学遇见泥土的温度

2025 4 8 日的开幕式仿佛仍在眼前 —— 孩子们在 种子博物馆里触摸 30 种蔬菜种子,为苦瓜种子的 红宝石光泽惊叹,为蒲公英种子的 飞行魔法欢呼;科学老师用手绘海报解构种子萌发的秘密,劳动老师示范 三指播种法时强调 每粒种子都需要温柔对待。一(2)班史轶娴小朋友在播种番茄种子时曾小心翼翼地问:老师,种子会怕冷吗?这句童言成为 60 天观察的起点。

image.png

二、夏之生长:60 天的生命观测与绘画叙事

风雨无阻的科学观察

无论是细雨连绵的清晨,还是骄阳似火的中午,孩子们都坚持着风雨无阻的科学观察。他们俯身凝视被雨水浸润的土壤,发现蚯蚓在泥土间缓慢蠕动——这是科学课上讲解的土壤改良 "小帮手";温暖的阳光下,黄瓜藤蔓下是形态各异的花朵——这是科学课上区分过的 "雌花" "雄花"。孩子们亲眼见证了植物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智慧,也让课本里的知识在湿润的泥土中鲜活起来。

image.png

解码田间生命的观察日记

孩子们用温度计记录土壤温度,用量尺丈量幼苗高度,在《植物生长日记》上绘制 “生命图谱”。一(1)班侍亦宸的《植物生长日记》里,记录了西瓜种子从破土发芽到开花结果的过程被拆分为 6个阶段。卢镜玮以画笔记录下西瓜秧间的蓬勃生机,勾勒出圆硕的西瓜 —— 那饱满的果实不仅是阳光雨露的馈赠,更凝结着三个月来从嫩芽到成熟的生长密码。

image.png

劳动技能的进阶

从最初蹲在菜畦边仔细挑拣碎石,到抡起小锄头翻松板结的土壤;从端着小水壶随性浇水,到学会观察土壤颜色判断浇水量;如今他们能准确拔掉狗尾草等杂草,还会给攀爬植物细心梳理藤蔓,劳动技能在一次次实践中悄然进阶。

image.png

采收时刻的成长甜香

紫水晶般的茄子垂在枝头,被阳光照得透亮,深绿色的辣椒羞射的藏在叶片里。果实丰收了!孩子们双手攥住萝卜缨子轻轻一拔 ,圆滚滚的萝卜带着湿润的泥土翻出地面,小朋友们举着比巴掌还大的萝卜转圈欢呼—— 那混合着阳光、泥土和植物汁液的甜香,正是劳动最鲜活的味道。

image.png

三、教育的延续:从一粒种子到一片森林

校长顾晓丽在总结中宣布:汇星农场将升级为“四季种植实验室”,科学组开发的《植物生长观测》校本课程已纳入校本课程。正如科学老师易波所说:孩子们在给种子写成长日记时,也在为自己的生命书写注脚 —— 这才是劳动与科学融合的终极意义。

image.png

从探秘种子到绘制生长图谱,从播种仪式到丰收午餐,这场闭环实践让孩子们明白:每一粒种子的破土,都是自然给人类的科学课;每一滴汗水的浸润,都是劳动给成长的最好勋章。

image.png

©版权所有 南京市汇通路小学 备案号:苏ICP备2021048345 管理登录

学校地址:南京市江宁区麒麟街道泰麟路9号 学校固定电话:025 5183 9907